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
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(fā)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算盡錙銖 |
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(shù)量。極微小的數(shù)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土木形骸 |
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倦鳥知還 |
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(xiāng)。 |
鬼頭鬼腦 |
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鉆木取火 |
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面有難色 |
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美人遲暮 |
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兵戎相見 |
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(zhàn)爭解決問題。 |
天下第一 |
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公子哥兒 |
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(wù)正業(yè)的子弟。 |
受益匪淺 |
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超然物外 |
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(xiàn)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膽大心小 |
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二三其意 |
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(fù)無常。 |
不合時宜 |
時宜:當(dāng)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(dāng)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迷離惝恍 |
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前赴后繼 |
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(zhàn)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 |
出師不利 |
師:軍隊。利:順利。出戰(zhàn)不順利。形容事情剛開始,就遭受敗績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
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避俗趨新 |
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在此存照 |
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(jù)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 |
止戈興仁 |
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(zhàn)爭,施行仁政。 |
餓殍遍野 |
殍:人餓死后的尸體。餓死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災(zāi)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。 |
煙消云散 |
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滿天飛 |
形容到處都是。亦作“滿空飛”。 |
鉅學(xué)鴻生 |
學(xué)識淵博的人。 |
鮮為人知 |
鮮:很少。很少被人知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