壺中日月的成語故事

拼音hú zhōng rì yuè
基本解釋舊指道家悠閑清靜的無為生活。
出處唐 李白《下途歸石門舊居》詩:“何當脫屣謝時去,壺中別有日月天。”
壺中日月的典故
成都附近的云臺山因為道教正一天師張道陵在此修行而出名,張天師命弟子張申為云臺道觀主持。張申就是神仙壺公,他有一把酒壺,只要念動咒語,壺中會展現日月星辰,藍天大地,亭臺樓閣等奇景,更令人驚奇的是他晚上鉆進壺中睡覺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壺中日月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風流人物 | 宋 蘇軾《念奴嬌 赤壁懷古》詞:“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。” |
一門心思 | 孫華炳《重賞之下》:“他自己又到圖書館借來關于數控的書,什么也不顧了,一門心思鉆研起來。” |
萬眾一心 | 清 金安清《洋務宜遵祖訓,安內攘外,自有成效說》:“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上下聯絡,萬眾一心。” |
快馬加鞭 | 明 徐姬《殺狗記 看書苦諫》:“何不快馬加鞭,逕趕至蒼山,救取伯伯。” |
尾生之信 | 《莊子·盜跖》:“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信如尾生,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 |
陳言務去 | 唐 韓愈《答李翊書》:“惟陳言之務去,戛戛乎其難哉!” |
兵無常勢 |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虛實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趨下;兵之形,避實而擊虛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敵而制勝。故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;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,謂之神。” |
目不轉睛 |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睛,膝不移處。” |
野沒遺賢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爺爺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個朝無幸位,野沒遺賢。” |
姹紫嫣紅 | 明 湯顯祖《牡丹亭 驚夢》:“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