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責(zé)備賢者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ūn qiū zé bèi xián zhě
基本解釋春秋:孔子修訂《春秋》書;賢者:指才德兼?zhèn)涞娜恕V浮洞呵铩窌鴮t者常常責(zé)備,嚴(yán)格要求
出處《新唐書·太宗紀(jì)贊》:“然《春秋》書中,常責(zé)備賢者,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,莫不嘆息于斯焉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春秋責(zé)備賢者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春秋責(zé)備賢者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任人唯親 | 毛澤東《中國共產(chǎn)黨在民族戰(zhàn)爭中的地位》:“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,實(shí)行‘任人唯親’,拉攏私黨,組織小派別。” |
狐死首丘 | 戰(zhàn)國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鳥飛反故鄉(xiāng)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 |
簞瓢屢空 | 晉·陶淵明《五柳先生傳》:“環(huán)堵蕭然,不蔽風(fēng)日,短褐穿結(jié),簞瓢屢空。” |
生龍活虎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95卷:“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用心良苦 | 清·錢謙益《題懷麓堂詩鈔》:“孟陽于惡疾沉痼之后,出西涯之詩療之,曰:‘此引年之藥物,亦攻毒之箴砭,其用心良亦苦矣。’” |
照葫蘆畫瓢 | 宋·魏泰《東軒筆錄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頗聞翰林草制,皆檢前人舊本,改換詞語,此乃俗所謂‘依樣畫葫蘆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 |
疙里疙瘩 | 清·郭小亭《濟(jì)公全傳》第五回:“滋著一臉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領(lǐng),腰系絲絳,疙里疙瘩,光著兩只腳,拖一雙破草鞋。” |
高步闊視 | 清·袁枚《新齊諧·冷秋江》:“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,高步闊視,持大扇擊手作拍板,口唱《大江東》,于于然來。群鬼盡散。” |
白日見鬼 | 宋 陸游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第六卷:“在京師時有語曰:‘吏、勛、封、考,筆頭不倒……工、屯、虞、水,白日見鬼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