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漢
江漢。宋代。張埴。 桃花門外三月頭,有美人兮眇中洲。泛呼木蘭寂無語,舉手相招老白鷗。白鷗見人頭上笠,灑灑西江雨痕濕。足知心事兩相忘,翻然飛出青蘋立。日斜何許一笛愁,西州回首望東州。春風吹水柳花落,不見鶴歸江上樓。樓前青青草尺許,中有能言兩鸚鵡。聲聲渾不說他人,祗謂禰衡罵黃祖。
[宋代]:張埴
桃花門外三月頭,有美人兮眇中洲。
泛呼木蘭寂無語,舉手相招老白鷗。
白鷗見人頭上笠,灑灑西江雨痕濕。
足知心事兩相忘,翻然飛出青蘋立。
日斜何許一笛愁,西州回首望東州。
春風吹水柳花落,不見鶴歸江上樓。
樓前青青草尺許,中有能言兩鸚鵡。
聲聲渾不說他人,祗謂禰衡罵黃祖。
桃花門外三月頭,有美人兮眇中洲。
泛呼木蘭寂無語,舉手相招老白鷗。
白鷗見人頭上笠,灑灑西江雨痕濕。
足知心事兩相忘,翻然飛出青蘋立。
日斜何許一笛愁,西州回首望東州。
春風吹水柳花落,不見鶴歸江上樓。
樓前青青草尺許,中有能言兩鸚鵡。
聲聲渾不說他人,祗謂禰衡罵黃祖。
展開閱讀全文 ∨
唐代·張埴的簡介
張埴,字養(yǎng)直,號瀘濱,吉水(今屬江西)人。早游湖湘間,有詩名。理宗開慶元年(一二五九),趙葵為江東西安撫使,欲薦之,力辭不就。著有《情性集》,已佚。清光緒《吉水縣志》卷三七有傳。 張埴詩,據(jù)《永樂大典》、《詩淵》所錄,編為一卷。
...〔
? 張埴的詩(122篇) 〕
清代:
吳藻
閣雨云疏,弄晴風小,薄寒惻惻如秋。有約湔裙,紅羅先繡蓮鉤。
酒鎗茶具安排慣,倩移來、三板輕舟。莫因循,歲歲芳時,日日清游。
閣雨雲(yún)疏,弄晴風小,薄寒惻惻如秋。有約湔裙,紅羅先繡蓮鈎。
酒鎗茶具安排慣,倩移來、三闆輕舟。莫因循,歲歲芳時,日日清遊。
清代:
陳維崧
今夜清輝漾。想月殿、菱花出匣,一輪初上。萬戶千門連碧海,處處鉤簾倚幌。
只少我、一人凝望。多謝東鄰遺粔籹,恰分明、掬取團圓樣。
今夜清輝漾。想月殿、菱花出匣,一輪初上。萬戶千門連碧海,處處鈎簾倚幌。
隻少我、一人凝望。多謝東鄰遺粔籹,恰分明、掬取團圓樣。
:
劉崧
群木颯蕭蕭,虛堂坐寂寥。秋聲方永夜,月色自中宵。
目倦青編過,眠遲絳蠟消。平生江海志,及此嘆飄搖。
群木颯蕭蕭,虛堂坐寂寥。秋聲方永夜,月色自中宵。
目倦青編過,眠遲絳蠟消。平生江海志,及此歎飄搖。
唐代:
劉禹錫
金貂曉出鳳池頭,玉節(jié)前臨南雍州。暫輟洪爐觀劍戟,
還將大筆注春秋。管弦席上留高韻,山水途中入勝游。
峴首風煙看未足,便應(yīng)重拜富民侯。
金貂曉出鳳池頭,玉節(jié)前臨南雍州。暫輟洪爐觀劍戟,
還將大筆注春秋。管弦席上留高韻,山水途中入勝遊。
峴首風煙看未足,便應(yīng)重拜富民侯。
宋代:
趙蕃
徐家筆力見南唐,今代更推江夏黃。
屹立二碑端不朽,未輸滕閣擅三王。
徐家筆力見南唐,今代更推江夏黃。
屹立二碑端不朽,未輸滕閣擅三王。
宋代:
陳昂
片石能容百萬人,天遺圖讖應(yīng)南閩。也知中國全歸漢,妄托仙源可避秦。
荒島畬田登版籍,土酋番族雜流民。開荒絕勝田橫島,易世相傳尚不臣。
片石能容百萬人,天遺圖讖應(yīng)南閩。也知中國全歸漢,妄托仙源可避秦。
荒島畬田登版籍,土酋番族雜流民。開荒絕勝田橫島,易世相傳尚不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