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州縣諸公敏 其一
語州縣諸公敏 其一。唐代。陳元光。 總角趨朝對,雄飛出禁城。人才當翊國,世賞可辭榮。憐厥神童子,尋為壯友生。南方承父鎮(zhèn),北闕列儒名。移孝為忠吉,由奢入儉寧。長安瞻日月,嶺海肅風霆。敗事誠因酒,增高必自陵。尊老須養(yǎng)老,使士要推誠。寅協(xié)無他式,清勤慎不矜。
[唐代]:陳元光
總角趨朝對,雄飛出禁城。人才當翊國,世賞可辭榮。
憐厥神童子,尋為壯友生。南方承父鎮(zhèn),北闕列儒名。
移孝為忠吉,由奢入儉寧。長安瞻日月,嶺海肅風霆。
敗事誠因酒,增高必自陵。尊老須養(yǎng)老,使士要推誠。
寅協(xié)無他式,清勤慎不矜。
總角趨朝對,雄飛出禁城。人才當翊國,世賞可辭榮。
憐厥神童子,尋為壯友生。南方承父鎮(zhèn),北闕列儒名。
移孝為忠吉,由奢入儉甯。長安瞻日月,嶺海肅風霆。
敗事誠因酒,增高必自陵。尊老須養(yǎng)老,使士要推誠。
寅協(xié)無他式,清勤慎不矜。
唐代·陳元光的簡介
陳元光(657—711年),字廷炬,號龍湖。唐朝 河東道人[(一說河南光州人,今河南省潢川縣。)。漳州首任刺史。他是閩臺地區(qū)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,被奉為開漳圣王。陳元光將軍自未弱冠之年即隨父率眾南下,直至殉職,始終堅守在閩戍地,長達四十二年;治閩有方,開科選才,任用賢士,招撫流亡,燒荒屯墾,興辦學校,勸民讀書。號稱“蠻荒”之地的閩南,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(fā)展。 陳元光成為促進中原文化與閩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。陳元光去世后,被后世尊奉為“開漳圣王”。潮州詩萃》收錄其排律詩三首,后人編有《龍湖集》48首,《全唐詩》及外編錄其7首。
...〔
? 陳元光的詩(49篇) 〕
兩漢:
佚名
皎皎山頭月欲低,月厭羈愁睡轉迷。忽覺淚流痕尚在,不知夢里向誰啼。
皎皎山頭月欲低,月厭羈愁睡轉迷。忽覺淚流痕尚在,不知夢裡向誰啼。
明代:
陳龍
南浦蒹葭覆釣舟,草堂人去水空流。凄涼煙月滄洲晚,憔悴霜風玉樹秋。
身世百年同逆旅,功名兩字等浮漚。史臣異日書高潔,東漢嚴光是匹儔。
南浦蒹葭覆釣舟,草堂人去水空流。凄涼煙月滄洲晚,憔悴霜風玉樹秋。
身世百年同逆旅,功名兩字等浮漚。史臣異日書高潔,東漢嚴光是匹儔。
清代:
姚燮
我昔未遇君,先與君兄交。聞有弱冠弟,關覽凌群髦。
但視兄卓奇,知非人過褒。鄰郡面易謀,鄙愿胸久操。
我昔未遇君,先與君兄交。聞有弱冠弟,關覽淩群髦。
但視兄卓奇,知非人過褒。鄰郡面易謀,鄙願胸久操。
清代:
樊增祥
我已江南游倦,不堪聽管弦。又畫閣、軟舞嬌歌,蘭陵酒、淺泛金船。
白頭梨園子弟,初相見、記在天寶前。自翠華、迤邐西巡,霓裳曲、往往傳世間。
我已江南遊倦,不堪聽管弦。又畫閣、軟舞嬌歌,蘭陵酒、淺泛金船。
白頭梨園子弟,初相見、記在天寶前。自翠華、迤邐西巡,霓裳曲、往往傳世間。